律政通中文网

主页
分享国内外融媒信息
律政通中文网 为客户提供信息参考

铁路网评:穿针引线的铁路"绣郎"

更新时间:2025-04-25 09:54:24点击:

  在芜湖东编组站纵横交错的铁轨间,聂鑫手握对讲机,目光在列车运行图上快速游走。这个36岁的车站调度员,用十七年光阴将自己打磨成一根"绣花针",在密如蛛网的铁道线上穿行引线,让每天近万辆列车如丝线般顺畅流转。

  钢轨上的万能砖。2007年夏天,19岁的聂鑫第一次穿上铁路制服。从列车连结员开始,他像块青砖般填补着编组站每个岗位的空缺。寒冬腊月,他趴在车底检查制动风管;酷暑难耐时,信号楼里的控制台前总有他汗湿的背影。2010年成为全站最年轻的车站值班员时,他把33个应急处置预案抄成巴掌大的卡片,吃饭走路都在默背。正是这份较真,让他在道口突发险情时,用不到1分钟完成全套应急处置,避免了一场事故。

  编织车流的指挥家。调度室内,聂鑫面前展开的列车运行图犹如乐谱。2023年盛夏,机械轰鸣声中,他要在每天4条股道停用的情况下,为15000辆列车重新规划路径。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的"指挥家",在施工噪音中精确计算每趟列车的时间差,像调整琴弦般重新编排车流。当同事们感叹"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他却在施工结束前夜,将最后一趟列车准点送进腾空的股道。

  安全防线的守夜人。深夜两点,调度室灯光映照着聂鑫专注的侧脸。十年如一日,他坚持提前两小时到岗核对调度计划。某个风雪夜,系统突然瘫痪,他凭着提前手抄的车流信息,用电话指挥完成70余趟列车调度。当晨曦照亮铁轨,交班同事发现他记录的预报单上,密密麻麻的备注里藏着对16361次列车的特别标注——正是这份细致,避免了一次千里之外的隐患演变成事故。

  十七年间,这个普通铁路工人办公室的窗台上,列车时刻表边角已微微卷起,红蓝铅笔短得只剩指节长。但在聂鑫值守的每个夜晚,调度室始终亮着温暖的灯光,如同暗夜中的灯塔,为南来北往的列车指明方向。当有人问起坚守的意义,他指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列笑道:"你看这些钢铁长龙,不都是咱们一针一线绣出来的锦绣河山?"

  在纵横万里的铁道线上,无数个"聂鑫"正用平凡岁月编织着流动的中国。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让钢铁脉络永葆活力。这些穿梭在站场间的身影,恰似一根根永不生锈的银针,在时代的锦缎上绣出最绵长的平安图景。(陈震离)



责编: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