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30 21:37:35点击:
向悲鸿先生致敬
——刘明才书画作品展
在徐悲鸿纪念馆开幕
■书法报社 黄菲菲
北京现场报道
开幕式现场
9月28日下午,由徐悲鸿纪念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联合主办的向悲鸿先生致敬——刘明才书画作品展在徐悲鸿纪念馆一层大厅举行。
出席展览开幕式的领导与嘉宾有: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统造型研究中心原主任、教授袁运生;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庆平;徐悲鸿纪念馆党委书记王红英;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校长陈恒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淳,党委副书记李晰,副院长安姚舜、齐悦;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王海滨;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刘山花;中央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贵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敢;国防大学教授李明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统造型研究中心执行人袁野;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书法教研室副主任徐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肖进;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邵军;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邵晓峰;中国美术馆民间美术部主任王雪峰;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文秋;人民网书画研究院副院长赫英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绘画系主任王鹏;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教授庄孔韶;中国油画院画家林建寿;首都书画研究会党组书记胡龙骧、副院长孙国农;荣宝斋杂志社主编李向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张啸东;书画家唐书安;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高毅、李宇宏、付阳华,绘画系主任李晓宇,艺术学系主任李笑男,设计系主任葛勇等近百人。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华三主持,徐庆平、张敢分别致辞。其后由徐悲鸿纪念馆党委书记王红英与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校长陈恒华举行了馆校融合实践基地的揭牌仪式;随后刘明才致答谢词,最后,领导与嘉宾合影留念,并与观众自由参观展览。
本次展览共展出103件作品,其中油画56件,国画33件,书法14件,集中展示了刘明才近年关于青海,特别是海西地区的系列书画创作。十余年来刘明才坚持扎根民族文艺传统,以饱满热情投入到青海各地的写生创作。海西、海北、海南、海东皆留下他写生创作的足迹,以及相关的大量诗词创作,尤其是海西冷湖的数载写生创作实践对他的青海之行产生深远影响。
徐庆平致辞
徐庆平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刘明才在油画、水墨、书法以及诗词多领域的深耕探索所获成绩,肯定刘明才敢于突破自我,敢于在原有写实油画已经取得相当成果的时候,大力转向中国传统诗词书画的研究,特别是近年在兼容诸体的篆书草化研究及诗词创作上的收获,使刘明才的油画创作深化出鲜明的中国写意精神及意象化特征。同时,他将西画的构成方式、书法笔墨意趣融入到水墨探索中,色调的运用同书写性的表达相配合,使其水墨作品呈现出独特魅力。
张敢致辞
张敢在致辞中表示刘明才兼容中西的艺术探索路径与徐悲鸿等老一辈艺术家的确相通相近。并对其书画的全面修养,多年来扎根传统,扎根现实生活,创新中国水墨艺术,油画探索趋向写意彰显中国艺术精神也表示了肯定。同时,他也表达了徐悲鸿在特定时代语境下对中国艺术发展的巨大贡献,只要我们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学习任何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都将更加助力中国文艺的繁荣成长。基于此,他认为刘明才的艺术实践对悲鸿精神在当下时代的传承与发展颇具意义。
徐悲鸿纪念馆党委书记王红英与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校长陈恒华一起为“馆校融合实践基地”揭牌
刘明才致答谢词
黄华三主持开幕式
嘉宾合影
展厅现场
展览作品选刊
《飞龙变化》
200x250cm 2024年
《丹霞》
50x60cm 2024年
《狼头花》系列之一
70x50cm 2024年
《意象五月》系列之十四
60x50cm 2024年
《北山清光》系列之十二
180x97cm 2024年
《千佛崖印象》系列之一
248x129cm 2024年
《北山清光》系列之十四
248x129cm 2024年
作品名称:《黑独山印象》系列水墨三
作品尺寸:69x46cm
创作时间:2024年
《故园写意》
138x69cm 2024年
《北山清光》系列水墨之十六
46x69cm 2024年
《北山清光》系列水墨之十八
46x69cm 2024年
《北山清光》系列水墨之十九
46x69cm 2024年
《北山清光》系列水墨之二十
46x69cm 2024年
《北山清光》系列水墨之二十二
46x69cm 2024年
《秋葵》系列水墨之一
46x69cm 2024年
《秋葵》系列水墨之二
46x69cm 2024年
《故园记》系列水墨之一
46x69cm 2024年
《故园记》系列水墨之二
46x69cm 2024年
《篆书对联“旧事、百年”联》
248 cmx 64.5cmx2 2024年
旧事晴窗忆 百年看而今
行草对联“信心、我相”联
248 cmx 64.5cmx2 2024年
信心清静如何证 我相弥张难见独
行草对联“此身、遍览”联
248 cmx 64.5cmx2 2024年
此身虽限时空界 遍览风云意最酣
行草自作诗“清明节再答友人‘三月三·祈平安’组诗其六”
248 cmx 64.5cm 2024年
微信三月三,隔世犹可联。
(谁)能解心曲?往圣并今贤。
篆书扇面自作词“临江仙·杏花天影”
2024年
春色柳丝依蕊蕾,莺歌燕舞沙堤。白石桃叶唤虹霓。移舟何处去?芳草暮烟稀。淮楚汉江君且望,兰舟犹忆凄凄。知人潮水苦迷离。古今谁撰曲?婉转不隔伊。
篆书扇面自作诗“答友人‘五一诗’”
2024年
入世存此身,出世在精神。
洗尽笔中炫,归来稚与纯。
莫期此生幸,莫求千载云。
影从谁家落?一笔一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