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9 21:58:55点击:
文/魏以进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在我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在夷陵这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上,也有多处非遗,就像埋藏在黄土地中的金子,刘珍就是发掘、保护这些“金子”的代表性人物。她在民间文化领域坚守了38年,先后组织参与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和民间艺术之乡创建工作,青丝变白发,无怨也无悔。
她任职期间,经手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省级5个、市级6个,省级非遗传承人15个、市级50个,建立非遗传承基地5个、传习所20个,出版非遗书系10本(套)。参与指导创建省级以上民间艺术之乡8个。数字本身是枯燥的,但透过这些数字,可以窥见刘珍为夷陵非遗工作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
2014年3月,她被省文化厅表彰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4年后,又被省文化厅表彰为“湖北省文化馆榜样人物”,同时晋升为群众文化(非遗保护)副研究馆员,成了名副其实的行业专家。
这位从分乡大旺岩脚下走出的“大妹子”,怀着“非遗保护,人人有责”的朴素初心,甘做夷陵非遗保护的“排头女兵”,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用智慧和真情诠释了非遗保护的家国情怀。
田野调查:“走夷陵人自己的路”
2004年,在分乡镇文化站工作了18年的刘珍,被调入夷陵区文化馆工作。2005年,夷陵区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非遗中心),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工作经验的刘珍,因此与夷陵非遗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非遗保护工作是个新鲜事,没有经验可以参考,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然而,任务在肩,又没有退路,只好硬着头皮往前闯。开始是区文化局从市里请来专家,进行田野调查和申报,我们就跟在旁边打下手,从零慢慢开始学。好在我以前是在乡镇文化站工作,对民间文化工作及艺人比较熟悉,也算是有一定的基础。”
刘珍说起自己走上非遗保护这条路的经历,竟有些激动,毕竟她经历过不少的挫折甚至打击,从一个门外汉,到颇有经验的业内人士,靠的是敬业、专注与勤学好问。
“2009年,负责夷陵非遗保护的张宗宝同志因病去世,领导就安排我负责夷陵非遗保护工作。这时,非遗保护中心和文化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我任副馆长兼任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并分管非遗工作。我知道,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同时我觉得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挑战多,回报少。我是农民的女儿,在困难面前从不叫苦,一辈子在土里刨食的父母告诉我,人勤地不懒,只要舍得花力气,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欲保护,先挖掘,只有发现其内在的价值,才有保护的意义。刚接手非遗工作时,库里没有储备的非遗资料和线索,刘珍眼前一头雾水,心中一片迷茫。但她知道,组织的信任,同事的厚望,不能辜负。
万事开头难,开弓没有回头箭。刘珍自嘲地说:“开始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连非遗的十大分类划分都闻所未闻,更不懂工作方法,什么采访、交流、拍摄等,一窍不通。但任务重,时间紧,容不得我们犹豫观望,正是因为我们像一张白纸,所以就要画出一幅幅美丽的画来。”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尽管任务像泰山压顶,但刘珍十分清楚,绝不能蛮干,必须遵循行业规律。于是,她请示领导同意后,从宜昌市请来专家、学者,正式开始田野调查。
专家们在前面采访、拍摄、记录和整理,刘珍和同事像小学生一样,跟在后面观察学习,唯恐漏掉了片言只语,毕竟机会难得。经过几天的现场学习和锻炼,刘珍和她的同事们,对非遗的调查和资料整理有了初步的印象,自己动手的时机渐趋成熟。为稳妥起见,最初还是请了区内的几位专家随行指导,就像小孩学走路需要大人的牵引一样。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刘珍所在的区非遗保护中心里引外联,紧紧抓住区文联、民协创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契机,与各种优势有机结合,采用双赢模式,对全区非遗资源进行拉网式的全面普查,走村串户,即使是田间地头,也不漏掉,应去尽去,应访尽访。为收集充足的佐证资料,还去了枝江、远安、兴山、五峰等县(市),汗水洒遍宜昌各地。
说到工作机制和具体方法,刘珍说:“我们非遗中心借力发力,依靠专家们的指导,利用非遗中心的人力物力,形成合力,优势互补,扎实开展工作。每到一地,做到事前有方案(包括计划和制度),事后有小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要的是运行顺畅,工作高效,收获全面。”
从那以后,刘珍和她的同事们,就全身心地投入到非遗保护的田野调查之中。每到一个地方,他们一干就是20来天,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天寒地冻,都是披星戴月,清晨6点刚过就出发,若是在乡下,每天必须7点就要进村入户开始访问。刘珍回忆说,为确保安全,每天采访的所有文字材料、重点资源和重点传承人的资料,都在当天晚上录入电脑,拍摄的视频、图片更是在当晚全部下载到硬盘里专门保存。10年来,她和同事们深入到夷陵区13个乡镇(街道、试验区)的150多个村,采访民间艺人近万人。
田野调查过程中,好多事使刘珍终生难忘。2015年,她和同事王强到偏远的五峰县,调查栾师傅手工制茶技艺,走到3个茶厂和2个种茶基地拍摄视频、采访艺人。清晨6点就出发,直到晚上12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弯弯拐拐几百里,路上晕车吐7次,身体几乎虚脱,回到家时头昏脑涨,难受至极,但心里踏实,因为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收获了预期,完成了使命。
她觉得最对不起自己的女儿。刘珍只有一个独生女,结婚、怀孕她因工作忙顾不上照顾,便对女儿承诺,等分娩的时候一定好好陪她。2016年,女儿临产前,到宜昌市一医院妇产科检查,发现婴儿在腹中“脐带缠颈”,要立即进行剖腹产手术。此时,刘珍正带人在邓村乡,对邓村豆腐乳制作技艺作田野调查。等她接到通知后赶到医院,得知女儿的剖腹产手术已经做完,她非常愧疚的走到女儿住院床前,女儿的眼泪一下就淌出来,头扭到一边孱弱的说:“你心里只有工作!”此时,作为母亲的她,完全理解女儿的心情。她不知该说什么为好,只有把眼泪往肚里吞。
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但刘珍不愿过多地讲述。当时她已提拔为区文化馆馆长兼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她说:“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单位的负责人,又是共产党员,只要能为非遗保护做一些实实在在且卓有成效的工作,苦点累点甚至牺牲个人和家庭利益,又算得了什么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刘珍的影响和带动下,区文化馆和非遗中心的工作人员,个个激情燃烧,争胜创优,为推动夷陵非遗保护事业的深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就像她在一次职工会上所说:“非遗保护的田野调查,我们走的是夷陵人自己的路,既遵循行业规律,又不落窠臼;既推陈出新,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既然我们承担了这一责任,就要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对得起夷陵的父老乡亲。”话不多,却掷地有声。
申报项目:“要对夷陵人民负责”
有政策,是好事,但机会稍纵即逝,刘珍对此深有感触。从2009年开始,国家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及即将濒危的部分文艺和技艺,列为非遗保护项目,这是宏观决策。刘珍带领同事们抓住这个机遇,通过反复对夷陵民间文化资源进行论证,并结合当时国家对非遗保护的走势,仔细分析后果断决定,先把薅草锣鼓、号子、民歌、皮影戏、民间版画、地花鼓等,作为夷陵区的非遗项目重点,逐级向上申报。
经过艰苦、细致地工作,刘珍向市非遗中心争取,把分乡薅草锣鼓扩展为“宜昌薅草锣鼓”、把峡江号子扩展为“江河·长江峡江号子”,并于2009年成功申报成国家级非遗项目。名称的变更,是内涵的丰富,更是气势和品位的提升,蕴含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国家级两个非遗项目的成功申报,极大地鼓舞了刘珍和她的同事们。他们一鼓作气,趁热打铁,很快,雾渡河民歌、分乡皮影戏、夷陵地花鼓、夷陵版画和栾师傅手工制茶技艺等,均被申报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立足宜昌,冲出荆楚,走向全国,是刘珍他们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目标,也是他们逐级申报的策略与路径。与此同时,市级、区级非遗项目也在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储备。他们奔走呼号,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夷陵非遗保护人的忠诚和担当。
就是刘珍这一群人,在项目申报时,凡报必中,成功率100%。面对领导的首肯和同行的赞誉,刘珍微笑着说,他们做非遗工作,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总的来说有二:首先是依靠领导,相信同事,虚心向专家学习,不耻下问,钻研非遗业务,从外行转内行;其次是始终把艺人当老师、当朋友,人心都是肉长的,“敬人者,人则敬之”,只要与采访对象搞好关系,就容易与之沟通、交流,达成共识,产生共鸣,促进工作。
说到这里,刘珍讲了一件往事,她和分乡南垭村的皮影艺人徐成树三兄弟认识30多年,早已相处得就如兄妹一样,她看好徐氏三兄弟的表演才艺,徐氏三兄弟也相信她的为人。2003年,刘珍带徐氏三兄弟到武汉,参加湖北省首届“首艺园杯皮影戏展演”活动,她热情地为徐氏三兄弟服务,喝茶、喝酒什么都考虑的很周到,三兄弟果然不负众望,一举夺得三项奖,这三个奖项为后来把分乡皮影戏申报成省级非遗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珍的为人处事方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情商高,她独特的人格魅力,有力推动了区非遗工作的深入开展。
时光荏苒,夷陵非遗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开始形成良性循环,刘珍像个大姐,把身边的一班人紧紧团结在一起,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然而,工作也并不全是一帆风顺,有时甚至还有失误。刘珍清楚地记得,2009年,在申报雾渡河民歌为非遗项目时,由于时间紧,大伙加班加点制作文本,在此之前,市里的陈老师反复提醒,文本用词一定要准确,必须避免模棱两可的用语。可相关人员偏偏忙忘了这茬儿。陈老师当天晚上在审核材料时,发现问题没改过来,于是大发雷霆,顺手就把放在木凳子上尺把厚的一沓材料推到地上。当时正好是夏天,电风扇把材料吹得满地都是,突如其来的场面令她难堪至极,心里一下子像在滴血,可她和当事人大气都不敢出,连忙蹲下身去捡材料,还一个劲儿地向陈老师保证,马上弄好……。尽管事情过去好多年了,刘珍仍记忆犹新,并把这次准备材料的教训,传给正在做非遗工作的朋友们。
时间久了,刘珍也养成了精益求精的性格,如果谁出了差错,她都会一针见血地指出来,丝毫不留情面。她知道这样做会挫伤别人的积极性,可她为了工作,时常还是会忍不住。
档案建设:“立体记载非遗发展史”
非遗工作很重要的一块便是档案建设,档案建设能“立体记载非遗发展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夷陵的非遗工作起步较晚,档案建设起初没有样板可以学习借鉴,所有的资料都用柜子装着。沉默,就像是无声的期待。
“当然,我们也是按照国家对非遗项目分类规则进行保管的,分为在线和离线的纸质资料管理、视频、图片管理。在专家的建议下,我们把所有的资料分成图、文、声、像四个板块,承载的设施设备有档案柜、档案袋、防磁柜和U盘、硬盘等。硬件有了,软件更要跟上,我们从市里请来三位专家,帮我们突破档案零收集。”刘珍介绍说,“早在市里三位老师指导我们田野调查和申报项目时,我们就从他们那里,把以前收集的下堡坪民间故事、宜昌丝竹和分乡薅草锣鼓、峡江号子的部分资料,吸收到我们非遗这一块来。”在非遗事业面前,刘珍他们不余遗力,想尽一切办法,开展档案建设。
兴在有意与无意之间。后来,刘珍他们将2002年区文化馆建立的民间文化电子资源库,也拷贝来为非遗所用,并同时把民间文化工程即将淘汰的音像资料,也全部进行复制与更新,还把出版物和收集的实物进行归类。
2016年以后,看到非遗资料越来越多,越来越齐全,刘珍担心时间长了不好管理和利用,当即决定和国家正规档案一体化接轨。她先后三次到区档案馆,申请建立非遗档案一体化。因为没有非遗档案模式可参考,区档案馆感到为难,非遗档案一体化建设一度搁浅。
也许是好事要多麿。2018年3月,新任区文化馆长(非遗中心主任)吴萍,对非遗工作高度重视,继续把档案一体化建设纳入议事日程,恰好赶上省文化厅非遗处,对全省非遗档案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区非遗中心再次对接区档案馆,争取到区档案馆的支持,区非遗档案一体化建设正式启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19年3月,在省非遗中心举办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培训会上,区非遗档案管理员刘丹,就非遗档案建设作了典型发言,夷陵的非遗档案建设经验,受到省非遗中心表扬,部分县市区派人前来考察学习。2023年7月,在省非遗档案建设培训会上,刘珍应邀在会上作典型发言,分享了夷陵区非遗档案建设的经验和作法,引起了全省同行的高度关注。
回顾过去,刘珍感慨万千,从无到有,由粗放到精细,夷陵的非遗保护工作历经艰辛,她作为非遗保护的代表性人物,为之奋斗了将近了20年,把夷陵大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地方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献出了她自己的一份力。
徜徉在黄柏河畔,微风拂面,刘珍抬起头,仰望湛蓝的苍穹,站定,大步向前走去,眼睛变得更加明亮,仿佛能洞穿炎热的夏天。
(魏以进,宜昌市夷陵区实验小学教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百余篇散文于UN《New China》、香港《文汇报》、《湖北日报》和《三峡文学》等国内外报刊发表,出版有散文集《故乡魏家坡》。创办小荷文学社,指导学生写有千余篇习作于各级各类报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