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通中文网

主页
分享国内外融媒信息
律政通中文网 为客户提供信息参考

陈佑魁:湘楚大地的革命赤子

更新时间:2025-04-25 07:38:29点击:

1900年,湖南麻阳的青山绿水间,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就是陈佑魁。麻阳的山水滋养着他,古老的锦江静静流淌,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厚重与希望,谁也想不到,这个孩子未来会成为改变时代的重要力量。

幼年的陈佑魁在麻阳的私塾里开启了求知之路,窗外锦江的潺潺流水,伴随着他诵读诗书的声音。他常常望着窗外的世界,思索着国家的命运。那时的中国,列强环伺,百姓困苦,陈佑魁心中萌生出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20405179128275750_5.png

1921年,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救国的理想,陈佑魁踏入了毛泽东等人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这所学校,犹如黑暗中的灯塔,汇聚着革命的火种。在这里,陈佑魁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他如醍醐灌顶。那些关于社会变革、阶级斗争的理论,在他心中勾勒出一幅全新的世界图景。

在毛泽东和何叔衡的引领下,陈佑魁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1922年,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陈佑魁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刻,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从此,他将自己的命运与党的事业紧紧捆绑,成为了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入党后,陈佑魁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工作中。他以教员、邮递员、图书管理员等身份为掩护,深入到青年学生群体中。他的身影穿梭在校园、街巷,与青年们促膝长谈,传播着五四运动的新思想。他组织学生撰写反帝反封建的文章,发表在湖南自修大学的《新时代》月刊及《湖南学生联合会周刊》上,犀利的文字如投枪匕首,刺向旧世界的黑暗。

20410565065351457_5.png

1924年夏,陈佑魁担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长,他肩负起发展党团组织的重任。他奔走于衡阳、常德等地,精心策划,积极筹备,成功组建了中共衡阳、常德地委。他还派人回到家乡麻阳,组建了中共麻阳特别支部,为党组织在湖南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6年初,湖南大地掀起了驱逐赵恒惕的运动。陈佑魁组织工人连夜印刷和散发传单,昏暗的灯光下,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他亲自登台,面对台下愤怒的群众,慷慨激昂地控诉赵恒惕的罪行,言辞间满是对反动军阀的痛恨和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在他和同志们的努力下,赵恒惕最终下台,这场运动取得了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湖南人民的革命热情。

同年7月,北伐战争的号角吹响。陈佑魁担任中共湖南区委组织部部长,积极领导工会、农会、学联等群众团体,为北伐军顺利进入长沙做了充分准备。他深入基层,组织群众支援北伐,运输物资、传递情报,到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在他的带动下,湖南的革命力量如汹涌的浪潮,为北伐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持。

8月,陈佑魁化名丁月生,前往衡阳担任中共湘南特委书记兼衡阳地委书记。到了衡阳,他马不停蹄地深入农村,与农民们打成一片。他穿着朴素的衣衫,走在田间地头,与农民们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疾苦,宣传革命道理。他深知,农民是革命的重要力量,只有发动农民,革命才能取得胜利。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建立了30多个党团支部,发展党团员百余人,团结了一大批革命群众。他还领导创办了《衡阳日报》,亲自为报纸撰写社论,用文字的力量唤醒民众,鼓舞着人们的斗志。他经常抽出时间到水口山和衡山发动群众,为湘南地区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陈佑魁于4月至5月赴武昌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他坚决反对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坚定地支持毛泽东对时局的正确主张。回到湖南后,他加紧从事武装工农的准备工作,深入到衡阳东阳渡兵工厂和常宁水口山矿区,与工人们并肩作战,为成立工人武装而努力。5月21日,长沙发生马日事变,陈佑魁得知后,立即召开特委紧急会议研究应变措施。他冷静分析局势,果断决定暂时将革命力量隐蔽起来,待机行事。由于他的英明决策,衡阳党组织在随后的“沁日事变”中没有遭受重大损失,为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

年底,省委布置年关暴动,陈佑魁积极响应。他分别派特委成员前往各地开展工作,自己则来到水口山矿区。在那里,他依靠当地党团员骨干,组织上千工农群众,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成功解除了矿警队和矿务局的反动武装,缴枪360多支,组成了工农武装。这支部队后来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的一支重要力量。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队转战湘南,陈佑魁派夏明震等前往联系和参加会议,沟通了朱德、陈毅与湘南特委及宜章县委的联系,共同研究在湘南和粤北举行年关暴动的问题。在陈佑魁和湘南特委的积极配合下,湘南起义迅速爆发,宜章、郴州、耒阳、永兴、资兴等地纷纷响应,革命烈火燃遍湘南大地。

然而,革命的道路充满坎坷。在湘南起义过程中,由于“左”倾冒险错误的影响,郴州发生了反革命暴乱事件。陈佑魁因负有领导责任。但他没有丝毫怨言,依然心系革命。4月初,他转去长沙向湖南省委检讨汇报工作,不幸被捕。

20412679129415784_5.png

在狱中,敌人对陈佑魁威逼利诱。先是送茶送水、酒肉“款待”,妄图用物质享受来动摇他的意志;诱降者一批又一批地前来劝降,巧言令色,却都被他骂得狗血淋头。敌人见软的不行,就对他施以酷刑,皮鞭抽打、烙铁灼烧,陈佑魁却始终坚贞不屈,没有透露任何党的机密。最后,敌人利用同宗关系,派他的两个堂兄弟来诱降,陈佑魁将计就计,提出要写自传在报上逐日发表。敌人以为劝降成功,欣然答应。3天后,陈佑魁的自传在《湖南国民日报》发表,结尾处他写下“甘愿砍头、流血、牺牲,此志坚决不渝,希望再不向我作任何妄想”的豪言,表明了自己坚定的革命信念。敌人恼羞成怒,1928年4月19日,陈佑魁被押赴长沙浏阳门外刑场。一路上,他昂首挺胸,高呼口号,“中国共产党万岁!”“革命必胜!”那坚定的声音,穿透了敌人的耳膜,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刽子手用刺刀刺他的嘴,他仍呼不绝口,并以鲜血喷向敌人,展现出了共产党人的钢铁意志和大无畏精神。最终,陈佑魁英勇就义,年仅28岁。

陈佑魁的一生,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黑暗的夜空,虽然短暂,却光芒万丈。他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摆脱压迫和剥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他是麻阳的骄傲,是湖南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如今,当我们漫步在麻阳的土地上,仿佛还能看到那个热血青年的身影,他正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光明的未来走去 。( 作者:张嗣荣 编辑:汤伟 编审:韩同瑞 )


责编:邹厚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