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通中文网

主页
分享国内外融媒信息
律政通中文网 为客户提供信息参考

湘土寻脉、声达四海、解码湖南、链接世界 飞越大洋,寻美凤凰

更新时间:2025-11-03 13:18:40点击:

中华之变,以文化为桥连世界之心。世间最美好的相遇,往往恰逢其时、恰如其分。这次我有幸成为来自美国华盛顿地区唯一华人媒体代表,受邀由湖南省新闻办和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与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的年会,并在中国七夕节前后参加了“2025全球华文媒体高层湖南行”的大型活动。作为全球华人媒体的重要一员,作为海外侨胞嘉宾,深度考察了湖南,感受颇深: 中国人的逆袭重头戏根在湖南、好戏连台!

(图为凤凰古城沱江边夜景)

当晨露在草叶尖凝成细碎的霜花,当枫叶褪去青绿染上浓烈的丹红,当风里终于裹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凉意掠过衣襟,我们便知晓,寒露已迈着轻盈的步履,悄然叩响了秋的深处。10月11日至13日,在湘西州侨联领导的陪同下,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何平主席一行八人组成的美国华侨经贸文化考察代表团走进湘西,有幸来到了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凤凰古城。

(图为凤凰古城小桥流水人家)

有凤来仪,天下太平之美

信步在美丽的沱江边,一排排妩媚的吊脚楼依水而伴,娉娉婷婷的身姿,影影绰绰的倒影,在我们的心中泛起了微微涟漪。在古籍和神话故事中,“凤凰”是出现次数很高的一种神鸟。《说文》中说:凤,神鸟也,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腮),龙纹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说文解字》说,凤凰“见则天下大安宁”。据记载,黄帝时期,有凤来仪,标志着太平盛世的到来。天下消弭了战争,达成了和平。黄帝见到了凤凰,达成了夙愿。

(图为凤凰古城翠翠实景演出)

“灯火里的凤凰,青春婀娜。灯火里的中国,胸怀辽阔!灯火灿烂的中国梦,灯火荡漾着心中的歌......”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达到一定的高度,中华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华灯初上,风情万种的古城,氤氲迷离的空气,几多歌唱,几多欢笑,化作了一个个浪漫妩媚的“凤凰梦”,吸引着全世界慕名而来的游客。

(图为凤凰古城璀璨夜景)

所谓有凤来仪,有道则见。而天下有道,方能天下太平。在一派祥和流淌之中,入夜的凤凰古城霓灯闪烁,流光溢彩。无论是古塔、古庙、古桥、古楼,重新焕发了活力,多彩多情,活力四射。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等大量古宅汇百年沧桑,仍风韵犹存。

2019年7月27日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调研雷雨田私立古城博物馆(雷雨田艺术博物馆)三大文化载体时就谈到,“风的甲骨文字和凤的甲骨文相同,即代表具有风的无所不在和灵性力量的意思;凰即皇字,为至高至上之意。凤凰乃太平之象。在中华文明看来,凤凰是天下太平的象征。”我们一行来到沈从文先生墓地,依次敬献花圈并默哀,向这位深深根植在乡土,将凤凰古城之美带给世界的文学大师表达崇高敬意与追思。古城的纯真与赤诚唤起了我们对自身的文学使命的重新审视和深思。

(笔者在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墓前敬拜)

凤凰涅槃,君子厚德之美

中国凤凰文联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私立古城博物馆(雷雨田艺术博物馆)创始人雷雨田先生非常亲切友好。听说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国际友人要来拜访,他早就恭立在私立古城博物馆(雷雨田艺术博物馆)迎接我们的到来。自2003年春,创始人雷雨田夫妇,倾其积蓄、劳其心血创建此博物馆,已成为凤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外文化交流基地。

古城博物馆、陈宝箴世家、雷雨田艺术馆三大文化载体座落在凤凰城中心道门口22号——登赢街8号。这里的古建筑面积为3086平方米。由22面马头墙、56间房舍、386扇古雕花门窗、26个回廊组成。行走其间,水山巧转,石幽迷径,篁翻翠漾。凌势飞檐,楼台高接,玉栏石舫。凭栏慨慷。拾阶而上,看清寥菡萏,芦风疏柳,迤逦犹是,馀踪绪里,几经风华。小园花巷容容,阁外连亭,芸窗嘉树,嵯峨婀娜。个中妙趣。别幽天际。

(图为古城博物馆夜景)

雷先生是中国陈宝箴世家文化传承人。2015 年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授予中国著名艺术家雷雨田为“中华文化名人 ”称号, 文脉薪传,成就颇丰。谈到保护陈宝箴世家文化,雷雨田这位一不怕苦而不怕累的汉子,不禁落下了两行清泪。他激动地说:“凤凰始终和君子之风紧密相连。不少诗人、词人喜欢登凤凰台、游凤凰山、写凤凰诗,在他们眼中,凤凰象征着廉洁、自爱、高贵的品格。《警世通言》中记载:凤乃百鸟之王,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乃君子之气节。唐代李商隐《鸾凤》中写下: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在民间,凤凰贵为“百鸟之王”,有“百鸟朝凤”的美丽传说。陈宝箴先生被曾国藩称之为“海内奇士”,在《辞海》就享有五个独立词条,被称“四个甲子一世家”、“华彩世家”。陈宝箴世家一门“四代五杰”灿烂的家世成就了“治学精神、民族气节、爱国主义”的精神高峰。陈宝箴世家由清末凤凰厅道台、湖南巡抚陈宝箴,其子诗坛泰斗陈三立,长孙画坛领袖陈师曾,二孙著名诗人陈隆恪,六孙一代史学宗师陈寅恪,曾孙植物园之父陈封怀等组成,堪称中国君子之风典范。

(图为雷雨田馆长收藏精美木雕)

(图为凤凰古城唯一幸存下来的由清同治皇帝亲赐的“圣旨碑”,镇馆之宝之一。)

馆藏宝物之一“双凤朝阳”木雕精美绝伦。瑞气萦绕的凤凰,庄重而不失灵动。古朴的木纹,历经岁月的沉淀更显古雅。古代匠人的高超雕刻技法,让凤凰的羽翼在光影下栩栩如生、翩翩而起。

(图为馆藏宝物之一“双凤朝阳”木雕)

相传在五百年前,有一种神鸟,集香木自焚,然后从死灰中复活,美艳非常不再死,是以,称为不死鸟,也就是凤凰。数千年来,凤凰一直是重生和复兴的象征。古馆藏有光绪帝亲赐陈宝箴的行差狼皮坐褥为镇馆之宝其二。并有诸多遗物、遗照,齐白石、徐悲鸿为陈三立生前所画的肖像画。

陈宝箴世家与凤凰文化流失了一个多世纪,在雷雨田先生投身抢救下于2006年12月26日回归凤凰古城。在抢救、保护、传承凤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流失在民间的遗产、文物过程中,雷雨田倾尽积蓄、呕心沥血又担当该文化工程恢复明清古建筑的总设计、指挥长等,为凤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作出功在千秋的传世贡献。

(图为雨中的博物馆美景)

文脉薪传。文化传承需良人,凤凰涅槃终有期!

(图为美国华侨考察团成员和凤凰古城乡贤在博物馆合影)

有凤求凰,和和(荷荷)大同之美

“萧韶九成,凤皇来仪”。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也成为求爱的千古名句。凤凰古城人杰地灵,凝天地日月之精华,得山水人文之灵气,汇百年沧桑,仍风韵犹存。雷雨田尤其喜欢象征和和美美的荷花。为此,他在夏日里常去赏荷、悟荷、画荷。他用色大胆,大写意之荷叶妍丽温雅,深得国际友人喜爱。他在艺术的升华中提炼出来的“简、韵、活、妙”等独特技法,大写意画技法独特,构思立意广远,用笔简约凝练,线条豪放洒脱, 笔墨收放之间,尽显大家风范。个人作品广泛被国内外收藏家、友人及博物馆收藏。

凤凰古城的山水滋润着雷雨田,浸染出他质朴豪放的性格,也释放了他的艺术灵性。2012年雷雨田入选中国最具艺术市场价值潜力画家之一。其艺术代表作《凤凰城一幅立体之博物画卷》、《报春图》、《湘荷之魂》、《天下凤凰美》等被国内各大博物馆及国际友人珍藏。曾多次被《中央电视台》、香港《文汇报》及海内外多家媒体专题报道,并进入台湾、香港、德国、加拿大等地艺术品市场拍卖。

其艺术作品《湘荷之魂》在2013年秋香港当代名家艺术品拍卖会以69.8万港币成交。2015年6月27日,雷雨田在联合国总部被授予“中华文化名人”称号,其艺术代表作《白荷》同时展出并获金奖,美国中文台专题报道。

《故乡荷》68x68Cm 雷雨田作

天开图画,人来凤凰美

凤凰古城,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风景如画,人杰地灵,不仅孕育了古老的民族文化,也养育了熊希龄、沈从文、黄永玉等大家。熊希龄故居,静述着民国总理的传奇人生;黄永玉艺术馆内,画作与雕塑淋漓展现鬼才艺术家的奇绝世界,与沈从文文字中的湘西遥相呼应,碰撞出凤凰文化长河中传统与现代的绚烂火花。

雷雨田先生开创的“凤凰古城美学文旅”是基于对当下旅游消费市场与旅游投资要素市场双向互动的深度考量之上,从中国传统文化根脉和西方人本主义中提取底层逻辑,全面释放设计的创造力,以完全开放的眼界、吸纳融汇东西的设计手法,构建一种消弭了人与空间边界的沉浸式目的地生活样本,唤醒现代人的深度感官审美。在一个跳脱常规的休闲空间中寻溯自己的精神原乡,整合收藏、建筑、书画、学术研讨完成一场高端文化之旅。

文化探索之旅由此延伸,毗邻的熊希龄故居,静述着民国总理的传奇人生;黄永玉艺术馆内,画作与雕塑淋漓展现鬼才艺术家的奇绝世界,与沈从文文字中的湘西遥相呼应,碰撞出凤凰文化长河中传统与现代的绚烂火花。

(笔者和雷雨田馆长合影)

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何平主席称赞道:“凤凰很有文化底蕴,凤凰的生态环境给人的感觉也非常舒服。海外华侨回国能感受到中文文字魅力与山水浑然交融的纯真美好。这里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水乳交融,生态环境保护者可以深入湘西文学秘境、触摸凤凰文脉,在亲身体验中焕发新生的工作激情。未来将引入更多国际友人开启生态湘西、传奇之旅。”

在“侨兴凤凰”茶话座谈中,湘西州侨联主席沈卫军谈到,凤凰古城高附加值文创产品和深度体验项目仍较为缺乏。文旅通过文化底蕴的加持变得更加有意义,文化因为文旅的发展得到了更广的发扬和传播的空间。中国的每一个古镇,都会有属于当地的文化脉络以及文化属性、也都会有当地家族的人事变迁、在这之中也会有很多让人耳熟能详亦或者动人的故事。可以极大地提升游客的记忆点,同时也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不同地区的民俗差异,让体验更有深度。

湘西州海联会副会长,湖南海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龙海俊先生是地道的凤凰人。他谈到,凤凰古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流量经营”转向“内容经营”,从“观光目的地”升级为“文化体验区”。他说,除了凤凰古城外,从吉信镇满家村走出去的龙友鸣、龙再宇与沈从文先生也有很深的渊源,未来他将和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合作探索“国际沈从文文学路径”等主题线路,让文化真正“可感可知”。另外,还可以联动周边的城镇和村寨,如吉信镇的肖纪美故居、吴自发故居、龙骥故居,可与凤凰古城的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联合打造“名人故居”线路;吉信镇的三潭书院、栖山书院这两座清代的书院,是湘西书院文化地标的代表,可打造“书院文化”线路,传承书院精神,赓续湘西文脉。满家村的农耕文化园、旯都洋村的归舍民宿等,可打造农耕文化线路。湘西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苗绣苗服、苗医苗药、彩砂画艺术等等,可打造非遗文化线路,形成区域旅游联动,推动游客从“古城一日”转向“湘西数日”。

(笔者和彩砂画青年艺术家陈弢合影)

凤凰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山水与建筑,更在于它是一座活着的文化之城。唯有回归文化本体、平衡保护与开发、强调品质与体验,它才能避免沦为又一个“古镇标本”,而真正成为可持续的、有生命的文旅目的地。

(图为青年艺术家陈弢创作的凤凰古城彩砂画)

天开图画,人来凤凰美!神秘湘西的亲和力总是让人流连忘返、意气风发。深挖文化基因,以文化为魂、体验为核,真正实现从“短期热闹”到“长期繁荣”的跨越。我们期待,凤凰于飞,诗意的边城,永不褪色。

来凤凰古城吧,你会获得新生!

撰稿人师帅,美国法学博士,律师、作家。现担任美中青年企业家创新协会会长,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副会长。传作颇丰,作品涵盖散文、随笔、小说以及编剧等领域。文字聚焦中美文化交流,温暖而有力量,善于让海外中文爱好者在文字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厚重和魅力。



责编: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