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15 16:00:33点击:
本网讯 2025年7月13日,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实践团队一行8人,到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的“明星村”小怀村,“亲吻”中草药药材种植基地,实地探访中草药白术的种植产业情况,详实了解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实践路径。
田间地头,十余名村民正忙着为种植的中草药白术除草,在安徽积山堂国药有限公司种植基地负责人的陪同下,目睹了成规模种植的诸多中草药的生长景像。一片片、一块块繁茂的药材田,在夏日的阳光下舒展绿意,勾勒出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企业强的乡村振兴发展图景。未曾见过中草药生长的莘莘学子,无不感觉是见了“大世面”,正是此次暑期实践达到“筑梦行:药田流金映民生”的调研目的。
企业深耕,千亩白术串起产业链。积山堂国药公司种植基地负责人介绍说,该企业在小怀村流转土地1000余亩,主要发展中草药白术的规模种植,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三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一体化”规模种植和经营。这一布局与小怀村“推进土地流转、整合零散资源”的发展策略高度契合,既盘活了闲置的土地,又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活力。
“俺家流转10亩地,年租金收入1.1万元,在基地里干活每天还能挣80元,一年下来增收两万多。”正在劳作的村民刘大姐乐哈哈的给实践团队成员算了算家里的“增收账”。眼下的黄泥土地里长出了“金疙瘩”,一株株中草药变成了“大金条”。农户增收、企业获利、村经济发展,“政府投基础、企业投主力的合作模式,在小怀村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谯城区财政局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朱宇鹏在访谈中介绍说。
中草药地里,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也拿起了锄头,一边体验除草的技能,一边实践劳作的辛苦,在闷热的田间,不到十分钟的劳作便是汗流浃背,真切体验到了“土地租金+务工收入”双重收益背后的辛劳与价值。据统计,仅白术种植一项,就为小怀村提供长期就业岗位60余个,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三成,人均年务工收入达5000元以上。
共生共荣,产业扎根结出振兴果。夕阳西下,大片的中草药白术在余晖中更显葱郁,团队成员在思考“学业有成”之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理论,怎么实现创新运用的科学梦想。
离开村田之时,村民们也正整理农具准备返家,草药地里的亲切交谈,满是对丰收的期盼。从土地流转到务工增收,从技术赋能到产业链延伸,通过观看白术规模种植产业的场景,详实了解了小怀村“以特色产业,激活乡村资源”的生动实践。正如团队成员在调研笔记中所写,“药田里流淌的不仅是汗水,是企业和农户增收的源泉,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 ( 冯新宇 张韶洁 尹小楠 )